俄罗斯知识产权环境研究报告 | 返回 | |||||||||||||||||||||||||||||||||||||||
课题编号:GWHJ-010-201101
课题研究人员信息
报告更新人员信息
前 言 前苏联解体后,中俄双方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新时期。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750.9亿美元(按不同统计口径)[1],较上年增长3.8%,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240.5亿美元,下降10.5%;自中国进口510.4亿美元,增长12.3%。中国为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按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信息,2012年中俄贸易额则达到881.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2%,高于中国外贸整体增幅。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预计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将达100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2000亿美元。 目前,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轻纺产品、电子产品、农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家具、玩具、运输设备、鞋靴、伞等轻工业品也是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能源产品、化工产品和木材及其制品等。2012年,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增长最快的是植物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皮革制品、箱包和食品、饮料、烟草也增长较快。 我国现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有众多的中国企业在从事中俄经贸业务,甚至在俄罗斯投资,而随着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已经成为俄罗斯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为此,加强对俄罗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研究,使我国企业了解俄罗斯市场的这一重要游戏规则,不仅是我国企业参与俄罗斯市场的国际竞争需求,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报告旨在强化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积极推动国家大力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为我国企业积极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尊重和维护中俄两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熟悉和运用俄罗斯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 本报告对俄罗斯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以及俄罗斯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介绍,目的是使我国企业在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过程中,了解俄罗斯知识产权法律的相关规定,以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此版报告是对2006年版报告的更新、修订和增补,所参考的数据资料截止至2013年9月。 本报告仅供阅读者对俄罗斯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环境做初步介绍,不宜作为法律意见。 |
END 下一页 |